第四章:文件系統結構
1:Linux 文件系統的基本結構
Linux 文件系統的基本結構是一個層次結構,類似於樹狀結構,它由多個不同層級的目錄和文件組成,每個目錄都可以包含其他目錄和文件。以下是 Linux 文件系統的基本結構:
- 根目錄(/): 根目錄是整個文件系統的頂級目錄,所有其他目錄和文件都位於根目錄之下。在 Linux 中,根目錄是文件系統的起點,所有路徑都是相對於根目錄的。
- 基本系統目錄:
o /bin: 存放可執行的二進制文件(binary files),這些文件通常是用於系統啟動和基本操作的核心命令。
o /sbin: 存放系統管理命令,這些命令通常只能由 root 用戶執行,用於系統管理和維護。
o /etc: 存放系統的配置文件,包括各種服務和應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例如網絡配置、用戶帳戶信息、服務設置等。 - 用戶目錄:
o /home: 存放用戶的家目錄(home directories),每個用戶都有一個獨立的子目錄,用於存放該用戶的個人文件和設置。
o /root: root 用戶的家目錄,用於存放 root 用戶的個人文件和設置。 - 其他常見目錄:
o /tmp: 用於存放臨時文件的目錄,這些文件在系統重啟後會被清理。
o /var: 存放變化數據(variable data)的目錄,包括日誌文件、郵件、緩存文件等。
o /proc: 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virtual file system),用於顯示系統內核和進程的信息,包括系統參數、硬體信息等。
o /dev: 存放設備文件(device files),用於訪問和控制硬體設備,例如磁盤、USB 驅動器、打印機等。 - 其他常見文件系統:
o /mnt: 用於掛載其他文件系統的目錄,例如 CD-ROM、USB 驅動器等。
o /media: 用於掛載可移動媒體(removable media)的目錄,例如 USB 驅動器、光盤等。
這些是 Linux 文件系統的基本結構,了解這些目錄和其功能對於有效地管理和使用 Linux 系統至關重要。通過對文件系統結構的了解,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尋找和組織文件,並更好地理解系統的運作原理。
2:重要目錄和它們的作用(/etc、/bin、/usr 等)
理解 Linux 系統中的重要目錄及其功能對於有效地管理和使用 Linux 系統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重要目錄及其作用的介紹:
- /etc:
o 作用: /etc 目錄存放系統的配置文件,這些配置文件用於設置系統的各種服務和應用程序。例如,網絡配置文件、用戶帳戶信息、軟體包管理器的源配置文件等都存放在 /etc 目錄中。
o 重要文件: /etc/passwd(用戶帳戶信息)、/etc/group(用戶組信息)、/etc/hosts(主機名和 IP 地址對應表)、/etc/resolv.conf(DNS 配置文件)等。 - /bin 和 /sbin:
o 作用: /bin 目錄存放一些基本的系統命令,這些命令通常是用於系統啟動和基本操作的核心命令。/sbin 目錄存放系統管理命令,這些命令通常只能由 root 用戶執行,用於系統管理和維護。
o 重要命令: /bin/bash(Bash Shell)、/bin/ls(列出目錄內容)、/sbin/ifconfig(配置網絡接口)、/sbin/reboot(重新啟動系統)等。 - /usr:
o 作用: /usr 目錄是一個重要的系統目錄,通常用於存放系統的應用程序、庫文件、文檔和其他非系統關鍵的文件。它可以被多個用戶和系統共享,通常會安裝在一個獨立的文件系統中。
o 重要子目錄: /usr/bin(用戶可執行的二進制文件)、/usr/sbin(系統管理的二進制文件)、/usr/lib(庫文件)、/usr/share(共享文件)、/usr/local(本地安裝的應用程序和庫文件)等。 - /home 和 /root:
o 作用: /home 目錄存放用戶的家目錄(home directories),每個用戶都有一個獨立的子目錄,用於存放該用戶的個人文件和設置。/root 目錄是 root 用戶的家目錄,用於存放 root 用戶的個人文件和設置。 - /tmp:
o 作用: /tmp 目錄用於存放臨時文件的目錄,這些文件在系統重啟後會被清理。它通常用於存放臨時數據、緩存文件等,並且可以被所有用戶訪問。
這些是 Linux 系統中一些重要的目錄及其功能。了解這些目錄及其作用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管理和使用 Linux 系統,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
3:文件和目錄的權限和屬性
在 Linux 系統中,文件和目錄的權限和屬性是用來管理對文件和目錄的訪問和操作權限的重要機制。這些權限和屬性確保了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文件和目錄的權限和屬性的介紹: - 權限(Permissions):
o 在 Linux 中,每個文件和目錄都有權限,這些權限控制了誰可以對該文件或目錄進行哪些操作(例如讀取、寫入、執行)。
o 權限分為三組,分別是文件所有者(Owner)、文件所屬組(Group)和其他用戶(Others)。
o 每組權限包括讀取(Read,簡寫為 r)、寫入(Write,簡寫為 w)和執行(Execute,簡寫為 x)權限。 - 屬性(Attributes):
o 屬性是文件或目錄的其他屬性,可以控制文件或目錄的行為和特性。
o 常見的屬性包括擁有者(Owner)、所屬組(Group)、文件大小、創建時間、修改時間等。 - 權限和屬性的設置和修改:
o 使用 chmod 命令可以修改文件和目錄的權限。例如,chmod u+x filename 可以給文件的所有者添加執行權限。
o 使用 chown 命令可以修改文件和目錄的擁有者和所屬組。例如,chown username:groupname filename 可以將文件的擁有者修改為指定的用戶,並將所屬組修改為指定的組。 - 特殊權限和特殊屬性:
o 在一些情況下,文件或目錄可能具有特殊的權限或屬性,這些權限和屬性通常與系統安全性或特殊功能相關。
o 例如,SUID(Set User ID)、SGID(Set Group ID)、Sticky Bit 等特殊權限,以及 S 多位組合屬性(SUID、SGID、Sticky Bit)等。
了解文件和目錄的權限和屬性對於有效地管理和保護系統非常重要。通過適當地設置權限和屬性,可以確保系統的安全性,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操作。同時,也可以通過查看文件和目錄的權限和屬性來了解它們的使用情況和特性,從而更好地管理和維護系統。